一、醫用氧氣的定義
醫用氧氣是醫院中使用最為廣泛的醫療氣體,在臨床上應用十分廣泛,主要用于因溺水、亞硝酸、可卡因、一氧化碳及呼吸肌麻痹等因素所致的休克治療,同時還用于肺炎、心肌炎、肺氣腫、心肌能障礙的預防及治療工作。而近日由于新冠肺炎的大規模傳播,醫用氧氣在治療中的重要性逐漸凸顯,醫院能否獲得和提供合格足量的醫用氧氣,直接影響著患者的治愈率與生存狀況。
醫用氧氣在最開始與工業用氧未進行嚴格的區分,都使用分離空氣的方法制成。1988年之前國內的各級醫院均使用氧氣,到了1988年后國家才正式制定《醫用氧氣》標準,并列為強制性執行。至此之后,國內醫用氧標準非常嚴格,純度要達到99.5%,而工業氧氣的要求只需要95%。同時,醫用氧氣需要對其他氣體雜質進行過濾控制(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和酸堿化合物等),防止在使用過程中產生中毒等危險。除純度要求之外,醫用氧氣對于貯存瓶的體積要求,對潔凈程度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二、醫用氧氣的分類與國內市場規模
目前醫用氧氣包含多種來源和分類的氧氣。從來源上區分,包含著由供氧企業制備的氧氣和醫院直接使用制氧機等進行制氧獲得的氧氣;從氧氣狀態上講,包括液氧與氣態氧兩大類;按照國家的“十三五”規劃綱要目標,至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數達6張,需要增加床位數200萬張。按氣體管網建設及氣源設備采購投資計算,平均到每張床位約需1萬元左右,據此推算醫用氣體系統增加投資約 150-200 億元。

由供氧企業直接供給的氧氣包括鋼瓶氧和液態氧,都是按低溫空氣分離法進行制取。氣態鋼瓶氧氣可以直接使用,而液態氧需要經儲存、置換、減壓、汽化后,才能投入臨床使用。
液態的氧氣一般由專業廠家為醫院設計安裝液氧儲罐,然后醫院和取得GMP認證的醫用制氧企業簽訂長期合同,由企業定期送氧。液氧在經汽化器完成液/氣相變,調節壓力后直接送到供氧管路,對全院實施中心供氧。這一過程比直接使用鋼瓶氧相對安全,且與固定企業簽訂合同,這對于供氧的企業資質的要求較高,因此氧氣的質量也有更好保障。
四、醫用氧氣的國內應用與展望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軌跡和節奏。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癥狀通常是咳嗽、發燒、頭痛,心慌、胸悶等,部分嚴重病例會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癥或膿毒性休克,甚至死亡。根據國務院相關發布會說明,肺炎是低氧血癥,有效氧療是治療新冠肺炎最重要的一個手段。除此之外,醫用氧氣在各種疾病的治療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未來國家將對于醫用氧氣的標準要進一步去除模糊區域,大中型醫院將逐步淘汰鋼瓶以提高安全性,因此未來企業將以液氧儲罐的升級為主。